徐世澄研究员做客“南开史学百年大讲坛”


202361日,南开史学百年大讲坛第三讲《中国与拉美的文明交流:历史与现状》由澳门新葡澳京官网历史学院王萍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拉美研究所研究员、博导徐世澄教授主讲。历史学院余新忠院长、董国辉教授出席讲座。徐世澄教授深耕拉美研究60余年,成果丰硕,是“拉美学界的百科全书”,被拉美国家的学者和外交官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拉美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和“最深刻了解拉美问题的中国学者之一”。

讲座伊始,王萍教授介绍了徐世澄教授的研究成果以及所获学术荣誉。余新忠院长向徐世澄教授颁发主讲人聘书,并对徐世澄教授到来表示感谢与欢迎。徐世澄教授回顾了自己与南开拉美研究中心及组织人员之间的深厚友谊。


徐老师从三个部分展开讨论中国与拉美的文明交流,第一部分是中拉文化比较。徐老师认为,中国文化有三个主要特点:第一,中国文化传统自起源发展至今,从未被割断;第二,中国文化与中华民族起源,具有鲜明的多元起源、多区域不平衡发展的特点。因此中国文化是一种“和合”文化,具有很强的兼容性;第三,中国文化具有鲜明的本土特点。中国文化的这些特点使中华民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结构,使中国文化丰富多彩并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拉美的文化特点与中国有相似也有不同:首先,与中国文化不同的是,美洲原有的土著文化的传统被欧洲殖民者的入侵所割断;其次是拉美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源性。拉美文化是“杂交”文化或“混合”文化,是欧洲基督教文化、美洲印第安土著文化和非洲黑人文化等不同来源文化的汇合和融合;最后是拉美文化的开放性和独创性。拉美文化极少保守性和排他性,善于引进和吸收其他文化的最新成果,并通过融合形成自己的特色。开放和创新并举是拉美文化兴盛发展之根本。

关于中国古代文化与拉美古代文化之间有没有联系的问题,中外学者历来都有不同意见和争论,形成了“同源派”和“自我派”两大派别。徐老师从经济与文化交流两方面讨论了中拉之间的历史联系与相互影响。16世纪后期至17世纪前半期,一些中国的商人、工匠、水手、仆役等沿着当时开辟的中国-菲律宾-墨西哥之间的太平洋贸易航路,即海上“丝绸之路”,到达墨西哥、秘鲁等拉美国侨居,在那里经商或做工。这些华人将中国的丝绸、瓷器、手工艺品等产品和中国的文化习俗带到了拉美国家。与此同时,被称为“中国之船”的“马尼拉大帆船”在返航时,也把墨西哥银元“鹰洋”、拉美特有的玉米、马铃薯、西红柿、花生、番薯、烟草等传入中国,对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和中国人食品结构的多样化起推动作用,促进了中拉之间的物质文化交流。


(中拉“海上丝绸之路)

19世纪初至19世纪70年代数十万契约华工组成的劳动大军,同拉美各国人民一起,共同进行农、矿业开发和交通建设,对各侨居国的经济发展、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晚清时期中国和拉美国家双边关系的主要内容是华工问题和发展双边贸易问题。清末和民国时期随着我国与拉美多国建交,拉美华侨比以前更加广泛地参加侨居国的经济贸易和文化活动。

巴西博物馆所收藏的展现中国茶农在巴西传授种茶技艺的历史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在同拉美国家正式建交前,中国同拉美许多国家都是先从文化交往开始,逐步增加和扩大其他方面的接触,最终建立正式外交关系。60年代初起,随着中国与拉美建交国家的增加,中拉人文交流增多,与一些拉美国家签订了文化、教育、科技和体育交流的协议。改革开放后中拉人文交流更加密切。中国与拉美国家的文化交流已经从民间到官方、再到官民结合。进入新世纪,中拉文化交流更加活跃。中共十八大后,2014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巴西时,提出了构建“五位一体”的中拉关系新格局,其中将“人文上互学互鉴”置于重要位置。2018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拉美进行了第4次访问(阿根廷和巴拿马),标志着中拉关系进入新时代。

徐老师认为,当前中拉人文交流的趋势包括交流领域日益拓宽,交流频率日益机制化;交流主体和形式更加多元化,从以政府主导为主,趋向政府和民间结合;我国驻拉美各国使馆、孔子学院、中资企业和在拉美的海外华人社团和在提振中拉人文交流活力和塑造中国海外形象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中拉人文交流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如发展比较碎片化,没有形成合力、难以达到复合效果,缺乏总体性、纲领性的平台和长远的规划,没有建立高级别的人文交流机制。最后,徐老师展望未来,认为在习近平总书记“全球文明倡议”的指引下,中国与拉美地区以及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人文交流一定会取得更大成就。

提问环节,徐老师就“中国与拉美国家间企业法问题上的互动”详细解答。本场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撰稿人:周艺欣)